3)第791章 皇帝的决断_魔临都市之孽恋 未删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先皇在时的经验,大家对这种动辄出兵的事,也有了较强的适应力。

  无论是和郑侯爷有私仇的,

  还是纯粹站在认为国家需要静养的立场,

  亦或者是站在朝廷集权反对藩镇的立场上的,

  在一开始的一段时间内,

  都统一且默契地陷入了沉默。

  内阁走了流程,再转入司礼监;

  新君没扭捏,做出了大部分人预料之中的反应:

  准奏。

  但,朝廷并未因此发布战争准备的命令,也没有再额外调动兵马。

  大家伙这才松了口气,看来,这是一场小规模的战事,平西侯府自己就足以应付,不需要朝廷去额外支援兵马粮草。

  但随之而来的,又是一种不算后知后觉却又属于后知后觉地强烈猜忌感。

  搁以前,

  靖南王跋扈,哦,那就跋扈了吧,哪个御史敢弹劾靖南王,就得做好下次靖南王回京时顺路给你满门灭了的思想准备;

  同理,上一代镇北王在时,也没人敢弹劾他,马踏门阀都是人老李一个人干的,谁知道人啥时候会重操旧业?

  再加上先皇在时的那种格局,让朝廷上下,都默认了这种局面。

  但现在,

  新镇北王在大臣们眼里可谓乖巧,甚至,都不好意思再继续厚着脸欺负这个藩镇了,总不能让朝廷的吃相显得过于刻薄;

  镇北王府温顺下去后,平西侯府的存在,就有些刺眼了点。

  以前,平西侯是六爷党的头号干将,没人会拿这事儿去和六皇子告状;

  但现在,君君臣臣,已然泾渭分明。

  满朝文武,绝大部分,还是天然地站在龙椅这边的,昔日的六爷党头牌平西侯,反而成了外人。

  平西侯府不要粮不要兵,就这么直截了当地准备和楚人干了,这固然从一定程度上,让正处于“修生养息”状态中的大燕朝廷减少了负担,但也从另一方面证明平西侯府和当年的镇北侯府还不一样,镇北侯府当初鼎盛时的三十万铁骑可是得靠大燕朝廷的倾力供养,但平西侯府却能做到自给自足,同时,还能和楚国这种体量的大国掰掰手腕,哪怕只是小规模可控的战事,但没那份底气的话怎么敢做这样的事?

  这已经逐渐脱离藩镇的层次,开始向封国发展了。

  再加上,平西侯麾下,晋兵、蛮兵反而是多数,纯粹的燕军,反而在平西侯府军队组织里,并不占优。

  这就,更让人觉得不安了。

  且,侯府里的公主,也有身孕了,这……

  只不过,因为新君态度上的不明确,再加上大臣们对于新君和平西侯之间,还留有着那种“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的即视感;

  很可能,你在这边刚说了他坏话,人俩马上就又和好如初了,反而把你弄得个里外不是人。

  然而,

  伴随着接下来的自晋东的消息逐渐传来,朝堂,瞬间就沸腾了。

  楚国大将军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