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七十六章 臣冒死弹劾_回到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传》载,严嵩降生于小家子,“其父不过小吏”;

  同书“大学士徐公阶传”载:徐阶家“世世受耕,不仕,至父蔽而补邑椽吏。”

  两人起步时,家业相当,严嵩担任十五年首辅,抄家之时抄出黄金三万余两,银二百万余两。

  而老徐仅仅担任六年首辅,田产却是严嵩的十五倍。

  但是老严这倒霉蛋在史书民间一共被骂了近千年,估计以后还得骂下去。

  但是人家老徐就有个“廉吏”的美称。

  老严倒霉后饿死在别人的坟墓旁边,老徐倒霉后还能搬倒巡抚,保住家产。

  由此可见,当时的好名声有多重要了哪怕有一天家道中落,后人去讨饭,光凭着这点儿的好名声,都能比别人多要来两碗!

  更何况,家道中落这种事儿能出现在我等士大夫的身上,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所以打从成祖永乐皇帝驾崩了之后,大明朝的文官们就一天比一天放纵自己,直到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朝的文官简直不能称之为放纵,而是放飞了。

  直到崇祯皇帝出现。

  崇祯皇帝大概是自觉要么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所以把自己这个皇帝当成了皇帝界的平头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老子不管你是为了搏清名而故意来招惹老子还是真的就是来招惹老子,反正朕都满足你的要求。

  想廷杖的就廷杖,想死的就宰,不惯你们这些臭毛病。

  所以现在这御史陈秉郡就继他的前任陈默的后路,被拖了出去。

  皇帝界的平头哥崇祯皇帝看看御史陈秉郡被拖出去之后,又冷眼望向了群臣:“风闻奏事,不是让尔等肆意罗织罪名来排除异己。

  没有证据可以让厂卫去查可以,但是拿着鸡毛当令箭,肆意挥霍大明律赋予尔等的权利,这便是下场!”

  崇祯皇帝说完,接着又是语气一转,再次问道:“还有谁?谁赞成?谁反对?”

  崇祯皇帝原本以为这样儿就差不多了。

  毕竟已经有一个御史被拖出去廷杖,而且十九八九是个杖毙的下场。

  但是崇祯皇帝还是小看了人心。

  不说廷杖骗名声这事儿,就光是为了不能让崇祯皇帝再这么肆意妄为下去,保住自己这些士大夫们“最后的权益”,大明朝的朝堂上就注定不会太平。

  大理寺卿姚士慎干脆一副慷慨赴死的模样站了出来,躬身对崇祯皇帝道:“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崇祯皇帝皱了皱眉头,沉声道:“讲。”

  到了姚士慎这种正三品的层面上,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再往下,就只能牵扯到六部尚书,内阁辅臣这个层面了。

  姚士慎先是躬身一拜,接着干脆就脱帽跪倒在地,朗声道:“臣冒死以奏陛下,一则弹劾陛下,二则弹劾魏阉。

  所弹劾陛下者,其过有三。

  其一,重用厂卫,搅扰民间。

  自陛下登基之始便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