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5章 归途_浮沉天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炼神魂的秘术?”

  “师门传承太一感应篇,乃是一种雕虫小技的法门,怕是仙子未曾听过。”

  “呵呵……”不知哪句话挠到了缔云仙子的笑点,竟然使其开怀大笑。

  清脆的笑声中有无穷无尽的感怀,有浓郁深沉的苍凉,也有他乡遇知音的喜悦。

  许久,缔云仙子停下笑声,传音默念道:“夫炼神者,神气既息,不出不入,心无二用,一念无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炁住而为息,神入而成胎,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意游长空……”

  不多时,一篇精妙的经文自绛云仙子口中徐徐道出。

  缔云仙子刚一出口,杜辰便已知道她念诵的正是太一感应篇,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不由得问道:“仙子如何得知这太一感应篇?与我盗天一门有何关联?”

  “呵呵!”绛云仙子笑了笑,没有解答杜辰的疑问,继续传音道:“没想到在这偏远的下界,还能看到故人绝学流传,真是可喜可贺。

  看在太一感应篇的份上,饶过你这次冒犯之举,以后可千万不要如此轻佻。那束神念也算作见面礼,日后若是有急,还可助你一臂之力。”

  说完,缔云仙子不再停留,驱动云团向西方飞去。

  杜辰连忙取出行云舟,载着吴天垂跟上前去。

  三人一前一后,在高空中飞掠。

  说来也怪,杜辰驱动着行云舟,灵力全开,一路风驰电掣。

  灵舟之后,那朵云团始终不紧不慢地跟着,飞舟快,云团就快,飞舟慢,云团跟着就慢,二者如同一体。

  初开始,杜辰尚未发觉这个异状。

  到后来,杜辰察觉之后,细细察看之下,只觉得飞舟与云团之间,有一道若隐若现的连线。

  这条连线以灵力为基,外附神识,将杜辰驾驶的飞舟和绛云仙子座下云团牢牢绑在一起。

  云团行进,完全不出一点力气,全靠行云舟拖动。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绛云仙子这手秘术,绝非常人能为,既需要对灵力有惊人的操控力,还需要无比强大的神识之力,更需要独特的运转法门。

  若是换作金丹老祖、元婴真人,也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否能如绛云仙子这般举重若轻、轻松自在,就是两说了。

  果真是高深莫测、神通百出!

  杜辰自惭形秽,回想起初见时自己发的豪言壮语,暗自咬了咬牙,对着座下飞舟猛加了一把力,使得行云舟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嗖”地一声蹿飞出去。

  崧山虽有明令,修真门派家族不得插手世俗纷争,但狄戎百国皇室,均与修真门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联系可谓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却同时又心照不宣,成为一种公开的秘密。

  更何况,燕国二宗三派掌教遭受不白之冤,被炎阳真人拘禁数月之久后,崧山上纷争不断,狄戎百国也暗生自主之意,崧山对百国千宗掌控力度大幅降低。

  这种潜规则,更加堂而皇之地行走在狄戎各地。

  试想,一个国家的皇室背后,若无修真势力撑腰,就会昙花一现,迅速凋零。

  纵观狄戎百国历朝历代的变迁,背后都有当地修真势力的默许、支持,甚至是怂恿。

  修真势力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悄悄地影响着尘世间的局势。

  修真势力强,国力也就会强盛,修真势力弱,国力也会随之减退。

  皇上作为一个国家最大的权势,有三宫六院,有文武百官,有金口玉言,受无数的子民敬仰。

  可是在修真势力面前,皇上如同一尊提线木偶一般。

  狄戎百国皇室,若论对修真势力的依附程度,大楚当列第一。

  每次改朝换代,皇城都会随之迁移。

  作为大楚皇城的郢都,历经七迁,最终落于江陵。

  郢都北面百里之处,有群山环绕,名为天罡,细数之下,有峰三十六座,与天上的三十六天罡星遥相呼。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