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5章 凑数的(2)_朱允熥赵宁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皇帝列出来需要花钱的地方。

  可他不,他觉得不够花,可他偏偏不做,而是把难处告诉皇帝。

  这样做的坏处是你把皇帝将住了,若皇帝答应那来年的宫廷预算更没有余地。皇帝不答应要涨预算,那涨多少合适?那不是让皇帝打自己的脸吗?

  聪明人都会私下跟皇帝说,要不折中一下,十万十五万?

  “过几日宫中要裁撤一些太监,还有年老的宫人。朕和皇爷爷的嫔妃也不多,所以朕想这七万银钱也就够了!”朱允熥笑道,“不过不干你的事,你大可放心!”

  他不是圣人,但他知道想要打造一个真正的升平世界,皇帝就要做天下的表率,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

  “皇上!”胡观没说话,李景隆痛心疾首道,“这如何使得?七万银钱够....您怎么能这么委屈您啊!咱们大明泱泱天朝,皇家就是大明的脸面,您这么勤俭,让臣等心疼啊!”

  “国家用钱的地方以后多着呢!”朱允熥笑道,“七万已经不少了,皇爷爷常说我们爷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日大鱼大肉,况且各地也总有贡品,根本不缺什么。”说着,顿了顿,“过日子嘛,由俭入奢易,但反过来由奢入俭难呀!开源节流,除了开源也要知道节流!”

  “不成不成!”李景隆摇头道,“这绝对不成!皇上,您是天子富有四海....”

  “富有四海不等于可以乱造!”朱允熥制止他,“此事朕意已决无需多言!”

  宫廷开支七万两确实是历代少有,紫禁城里这么多人吃喝拉都是钱。可这个数字不是拍脑门决定的,而是朱允熥经过深思熟路之后的。

  历史上康麻子在位时,三藩作乱的时候,每年的宫廷开支就是这个数。在三藩作乱之前,大清的宫廷开支差不多每年六十万两。ωω

  而反观大明呢,除了洪武朝之外每年都是高居不下触目惊心,甚至最高的时候,每年高达两百万两白银。

  顺治时期紫禁城里还有万历年间的太监,每年光是脂粉银子就四十万,衣食供应上百万。

  要知道满清宫廷开支最高的时间,乾隆的后期也不过是两百多万。

  万历朝张居正在位时,大明财政最宽裕存银一千三百万,所以才有钱帮着高丽打倭寇。

  可乾隆那时呢?这个国库存银的数字只多不少吧?

  减少宫廷的开支,把钱花在刀刃上。

  这正应了朱允熥方才说过的话,不能因为身居高位就忘了自己的责任,更不能看不见人间的艰难。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