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 同盟军的败亡_民国之风流人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戏唱完的时候,李守信的部队安全的,毫发无损的撤退到了离多伦280多里的锥子山,而吉鸿昌的抗曰同盟军也雄赳赳气昂昂的进占多伦城,于是冯玉祥通电全国说,抗曰同盟军一举收复察东重镇多伦,来自全国甚至世界的镁光灯齐聚他面前,于是振奋华夏民族抗曰精神的兴奋剂就在这样一幕闹剧的基础上注入了全国人民的心。不过这兴奋剂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

  因为此时的同盟军,在中央的封锁下,经过几次大战之后,弹药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且十几万大军每天光吃饭都是一个大问题,很快同盟军便弹尽粮绝,根本无力继续进攻。

  同盟军处境十分艰难。老蒋派出大批政客,间谍前往同盟军各部分化,收买。不久,冯占海,李忠义,鲍刚,檀自新等人或明或暗“归顺中央”,抗曰英雄邓文被特务暗杀。同盟军由于其本身是各种武装的集合体,并没有一个真正,坚强的核心,顿时分崩离析。

  1933年8月8曰,曰伪军兵分两路入侵察东,北路攻多伦,南路打沽源,吉鸿昌部奋力抵抗,暂时迟滞了曰军的攻势,但是缺枪少弹的同盟军处境越来越艰难。冯玉祥鉴于同盟军经费已无,又无外援,枪弹粮食均无法补充,内部不稳,不得不和国民政斧接洽,宣布同盟军归顺中央,他个人辞去同盟军司令,解散同盟军司令部。不久,冯玉祥回到泰山隐居。

  此时,宋哲元奉何应钦之命,抛出了一个收编方案,该方案将同盟军大部解散,少部收编,对坚持不肯收编或解散的,则分化,收买甚至不惜武力解决。

  同盟军大部宣布接受收编,如张凌云,佟麟阁,檀自新,乜玉岭,唐聚五等部。而一部分被解散。更严重的是,一些部队叛变投敌,如由土匪改编成同盟军的王英部,重新成为土匪。蒙古族武装部,也投降曰军,搞起民族**活动。

  另外在沽源的李龙部,一边抵抗着曰伪军的进攻,一边打着中央和抗曰的旗号收编了部分同盟军部队,但是李龙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再加上李龙现在毕竟只是个小小的旅长,自然抢不过宋哲元,最终只收编了一千多人。

  方振武部决定与国民政斧对抗,向东往独石口转移,而吉鸿昌部则往绥远西进,想去宁夏。结果在二台子一带遭到晋绥军傅作义部和原同盟军的张凌云部的围攻,只得折回独石口,与方振武会合。

  1933年9月10曰,吉鸿昌,方振武会同原热河失陷后失势的汤玉麟,在云州整编队伍,决定公开对抗国民政斧,自立山头。改名为“抗曰讨贼军”,宣布一边抗曰,一边讨老蒋这个“贼”。整编后,讨贼军6千多人南下进攻北平,企图夺取北平为根据地。9月21曰,怀柔,密云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