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五章 雪中送炭-广州市委大院图片_市委大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家是茶油加工厂,一家是河川玉峰茶叶厂,都是当地有名的品牌,是我们发展的特色产业。现在北京、上海的大超市里,也有这两家企业的产品了。中午休息一个多小时,下午进山,看一看山里的办学条件,我们解决农村孩子的午餐补助问题,现在都上了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了,受到了国家教育部和劳动人事部的表扬,分管的副总理都有批示呢!”

  这个事情陈家豪知道,原来大山里的孩子,每天上学要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山路。这些年,农村教育采取的是撤点并校,原来每个村里都有的小学,现在都集中起来了,到乡镇里才能上学。许多家庭为了自己的孩子上学不得不到镇上租房子。有的租不起房子的学生只好每天走几十里山路。因为时间紧,好多孩子早饭、午饭都没办法正经吃。有的吃几口学校附近小贩卖的面包或者啃几口方便面,就算对付过去了。

  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山里的孩子营养不良,身体素质下降。有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就是住校也只能是天天吃黄豆蒸饭。整个星期吃不到新鲜蔬菜。一碗米饭,一把黄豆,再加上几滴油、一撮盐,就是他们的一日三餐。这种情况被新闻媒体曝光后,江城市从去年开始专门从财政上拿出上亿元的资金,全部用来解决郊区五县的贫困山区中小学儿童的午餐问题。市里要求,每人每天补贴五元,让孩子们每天有肉吃,吃得上青菜、豆腐。

  韩红然和杨明亮把此项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的十项工程”之一。

  凭良心说,这项工程对那些山里孩子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确实是雪中送炭。家庭的负担减轻了,孩子的营养有了保障,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现在陈家豪是江城市的代市长了,他觉得自己确实有义务把这项措施认真贯彻下去,所以他想到基层看一看,了解一下真实的情况。

  上午按照安排,陈家豪在县城里看了看。

  他先看了一下河川县西关污水处理厂。这个项目是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国家建设部和省里的建设厅都有相关的资金补助,整个工程投资五千多万,市里的配套资金也花了一千多万。因为在碧江上游每个县城建设污水处理厂,是保护碧江水源地水质达标的必要措施。

  陈家豪看到,污水处理厂大部分还没有正式运营,只有几个池子里面有一米多深的污水,开始按程序净化处理。

  陈家豪问旁边跟着的县长吴明远:“小吴,怎么回事?好像利用率不高啊!”

  吴明远原来是江城市农业局的局长,去年下派做了河川县的县长。

  吴明远说:“不瞒您说市长,就这还是为了迎接你您考察我们特意安排运营一部分,平常里就是在这里闲着,一年到头也没有多少时间敢正式运营,因为我们县里的财力确实不够,现在这个污水处理厂运营一天光是电费和各种人工费用就需要三万多元,我们用不起啊!”

  陈家豪算了算,对于一个全年财政收入只有五千多万的贫困县来说,确实是勉为其难了。看起来许多事情真是没有办法,环境保护谁都知道重要,但是钱从哪来?没有钱已经建成的设施也不能正常使用,污水照样直排到碧江里,这水质能不差吗?

  本书源自看书蛧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