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三章 下岗职工的日子-省委大院第二部免费阅读_市委大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械一下子失去了市场。尤其是在西江省,到处是丘陵、山区,本来耕作的地方大面积的并不多,现在倒好,都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有的几分地就是一户的。大型机械根本没有用处,只能是回到原始的耕作方法,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来从事农业生产。整个西江省的机械化水平一下子倒退到解放前的程度。插秧、收割都成了人工劳动。那个时候,耕牛比拖拉机更有用处。

  生产的产品市场上根本没有销路,这真是应验了毛主席所说的那句话,我们的工业品是以农业为市场的,农业的所有制一变,整个工业的所有制跟着也会变,快得很,生产的产品卖给谁吗!到时候我们怎么保护工人的利益、农民的利益?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确实如此,自从农业实行了责任制,包产到户,一家一户单干,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大大提高了,虽然可以迅速提高粮食的产量,大家短时间内都吃饱了肚子,但是劳动量空前加大了,都是凭人力畜力,原来制定的路线,要在农村实行农业现代化,短期内根本没办法实现了。

  受此连累,城市的工业尤其是以农业为市场的产品,销售空前困难。

  江城机械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每况愈下,越来越不景气,最后厂领导果断决策,上了另外一个项目,成立一个新的企业——江城建筑机械厂,和老企业剥离,专门开发、生产建筑类机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相当知名的企业集团了,每年的产值也有二百多亿元了,是江城市排名前十的利税大户。现在已经成了上市公司,企业的名字也改为江城工程机械集团了。

  江城工程机械集团的日子虽然是红红火火,但是由于和老企业江城机械厂脱离了关系,所以老厂的上万职工根本享受不到新厂的利益。在新厂上班的员工,一个月最少也能拿到两千元以上。而老厂的职工,有的买断了工龄,企业给了几千块钱就解除了劳动合同,和工厂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有的退休的老职工,五十年代从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支援祖国的边疆建设来的,老了退休了,厂子也不行了,他们每个月只能领到三百元的生活费,住在筒子楼里,有的人靠儿女补贴些才能活下去。有的人有了病,根本看不起,只能是呆在家里等死。

  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机械厂的几千下岗职工、退休的老职工,十几年来没少上访,告状信像雪片一样寄往各级领导部门。中央领导都做过无数批示,但都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大家满意。

  绝望的群众没办法,每逢过节的时候,市里开党代会、人代会的时候,他们就找事、添乱,在江城市的大街小巷*示威,堵过无数次市委、市政府的大门口,有时候没办法,只能是出动防暴警察把他们驱赶开。谁当江城市的领导,这些都是绕不开的问题。

  陈家豪上任伊始,就到这个老大难的厂子视察,他不是不知道这里面牵涉太多的利益,有些问题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遗留下来的,在他这一任根本无法解决完。他可以完全像前任领导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采取拖延的办法,反正自己的任期满了,就拍*走人。你们是死是活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谁让你们自己命运不好,有本事自己混吗,或者跳出去。

  看書惘本書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