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九十一章 充分竞争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装备展,各家与大华实业的业务重叠的国企,兴许还能通过各种手段捞到一点残羹剩饭。

  但在国际工业展上,无论是采购方还是出售方,都变的非常谨慎和认真,价格和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决定姓的因素。

  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技术领先的大华实业也不一定能捞到订单,其他国企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反而是那些与大华实业的业务不相关的国企,在大华的展台周围晃一会,能领回去一两个有意向的客商,相当于中方的展台略有扩展。

  赖文昂、高岗等人的态度,从积极到平静,从平静到消极,奔波的散出百来本小册子,就慢慢的丧失了动力。

  赖文昂更是不时的用愤怒的表情面对身边的大华员工,但是,身在大华实业的展台,就算他的脸皮再厚,也不可能动手驱赶大华人。

  一名名客商来,一名名客商去。

  但是,留下的都属于大华实业,不管是比销售技巧,还是比产品的技术,始终保持着充分竞争的大华实业,都要甩出淮钢等企业几条街。

  大华实业的技术领先,更是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水平。

  其实,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最缺乏的原本就是资金,其次则是优良的组织形式,至于人才,名为缺少,实际上是不少的。尤其是愿意掏钱的公司,集一国之力,又怎么可能找不到人才。

  同样的人,在举国体制的概念下,能做出令世界惊叹的技术,能研发出改变世界的产品,到了八十年代,到了九十年代,这些人的水平依旧,只是需要好的组织方式,需要好的动力来源。

  而从苏城的角度来看,他的思维模式是先进的,他对世界和行业的认知是先进,找到恰当的管理者,改进管理模式也并不困难,唯一需要解决的,终究还是资金问题。

  通过瑟坦油田解决了资金问题的大华实业,再要在中国开展技术研究,那就变成了再容易不过的事。同样的石油工程师,美国的起薪是10万美元,大华实业算上特殊贡献清单,也用不了10万元人民币,高端的工程师的差距自然更大。

  可以说,当苏城保持着业界一般水平的技术投资力度的时候,大华实业的技术进展必然比业界一般水平要快,更别说苏城还能选对正确的方向。

  当第一天的展会结束,大华实业签下了七份意向姓合约,确定的合约恰好是低合金钢的销售合同,三年2000吨的数量聊胜于无,好处是不用大华生产,属于空手套白狼的商业合同。

  与之相比,中方展台签下的意向姓合约更多,足足有三十几份,确定的合同也有四份,总金额是大华实业的五倍。

  尽管如此,在鲁主任和许部长还是小有吃惊,毕竟,以一家公司来说,大华实业的占比还是很高的。

  当就总体而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