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七章 细则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然不能涵盖到各项细节。那些本该是接下来几个月慢慢议定的。

  贺海涛的想法倒也没错,而且也不止他一个人这样想。许多国家公司乃至ducái者,都是把合同当屁的。石油公司来了,投资了,他们才不管以前说了什么,就是漫天要价,许多石油公司就是这样被逼破产的,也有许多政变和雇佣军,都是这样弄起来的。

  90年代的石油价格还不算高,33美元的价格,放在沙特阿拉伯那种奇葩之地,利润也超不过30美元,各国的地头蛇们要价还不算狠,等到2000年以后,尤其是油价上涨到100美元以后,面对每桶五六十美元的利润,撕毁合约这种事儿就要频繁发生了。

  所以,虽然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美国揍伊拉克,觉得伊拉克很是无辜,但真要是细究的话,没有一个好东西。

  正因为如此,随着石油价格的飙升,强大的石油公司反而不喜欢勘探不熟悉的地区了,因为没有勘探过的地区往往意味着没有接触过的政治机构。而弱小的石油公司也不喜欢勘探大陆石油,转而开始积极的寻找海洋石油。北非沿海的那一串海上油田,都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相对于北非人民的热情豪放,西方石油公司显然更喜欢孤悬于海上的石油钻井平台,至少能少点勒索和名目繁多的补偿款。

  另外,海上钻井平台的技术xing,往往也能杜绝军阀们的窥探。因此,西方石油公司培训本地员工的事例是越来越少了,他们宁愿花高价格从国内聘请人员,也省得养出一群白眼狼。倒是中国的石油企业走出去以后,还没有悟到这点,总是以为外国人民也是人民,最后被人民揍的鼻青脸肿。

  贺海涛虽然没有学习过非洲人民的勒索技巧,但心思是想通的,技巧是想通的,地位是类似的,他能想到勒索,几乎是自然而然的。

  其他人也意识到了,互相看看,该心动的心动,该不屑的不屑。

  不屑的是事不关己的分公司老总。如大港油田一类的分公司,最多就是争取一点炼化的机会,纯粹是来打酱油的,中哈石油管道每年2000万吨的石油,只有大庆油田的一半,胜利油田产油量的三分之二,怎么分都是不够分的,对这些公司的影响也就有限。

  心动的多是大庆、宝石机这样名下有大量石油机械厂的分公司。石油管道的建设资金比管理里的石油要值钱的多,拿工程向来也是领导们的兴趣所在。

  没多大功夫,xinjiāng石油管理局的局长先开腔了,道:“我觉得,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到了以后,就地炼化是最好的,大华实业有钱。完全可以和我们合资建设冶炼厂嘛。”

  有了海沧基地,大华实业的炼化能力是业内数一数二的。不光是规模,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