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八章 装备公司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斤斤计较嗤之以鼻,道:“咱们要选个学习的对象,也得选择个比较好的吧。巴斯夫的装备世界上最先进的,从他那里弄些技术,咱们学的东西也先进一些不是?”

  “你想巴斯夫转让技术?不可能!”张超加入了战团,道:“巴斯夫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财团,用他们的德语说的叫康采恩。他们的总部咱们的国企一样,有几百公里长的铁路。几千座建筑,还有几百公里的公路,自己的医院和学校,分厂遍布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相当于多少个中石油了,你想想看,中石油能给你转让技术?”

  刘秋却不像是张超那样考虑问题,揉着乱糟糟的头发,笑嘻嘻的看苏城说:“咱们要是能吃进巴斯夫的技术,说不定几年以后,咱也能做大乙烯了。”

  苏城笑问:“几年?”

  “纯粹的大乙烯,5年时间。”刘秋仔细思考了一番。

  “这个五年光是一套大乙烯的设备,不划算的,苏董。”张超连忙拦住道:“全世界一年才能有多少大乙烯的需求啊,平均下来,每年的产值也就百多亿。咱们不像巴斯夫这样的企业,有以前积攒下的家当,咱们得全部重新购置家当,太贵了。10年都收不回成本。”

  刘秋反驳道:“算经济账是这个,咱们得算技术账啊。”

  “就算技术账,你做大乙烯的成本能不能比购置成本低?再一个,让你做出60万吨乙烯,你能接着做出100万吨的不?”

  刘秋的脸垮了下来,道:“我可没说先做60万吨的。咱们大华实验室就那么些个人,要从头积累起来。先做30万吨的?”

  “中石化的30万吨乙烯都要竣工了,还做什么30万吨。如果要转让技术,找大庆什么的,比找巴斯夫容易多了。”张超说的是中国引进的扬子乙烯工程,这个代号877的工程是中石化成立以后的首等大事,号称中国自葛洲坝水利枢纽以后的第二大工程建设,耗资70亿人民币,此时正在紧锣密鼓的最后工期中。

  正常来说,877工程的30万吨乙烯,年内就可以完成。中石化对海沧计划的欲拒还迎也在这里。他们要先确定自己的30万吨乙烯能做出来,然后才敢承接海沧计划中的70万吨乙烯项目。

  这种大型项目,已经不是平整了土地往上搭积木就能做成的。如扬子乙烯工程是70年代立项的工程,建设到了79年,由于国民经济调整,做到一半停止了。到1983年中石化成立才重新恢复建设,媒体的形容是“宏伟而兼具的工程”。扬子石化喊着“一切为了877,一切服务877”的口号,整整做了8年时间,到1991年,才隐约看到了试车的前进。

  从头算起来,中国用了将近20年时间,才把这套乙烯设备安装建成,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