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五章 国产催化剂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

  “我们上石化是全国石化系统的领头羊,全国排名名列前茅,催化剂一项更不用说,你们要用,肯定得用我们的。”申老头当仁不让,步步紧逼。

  苏城眼中精光一闪。却是看穿了老头装疯卖傻。这家伙,明明是一个健康人,却要徒弟搀扶着博取同情。要说商品经济,他商品的比别人要彻底多了,为了一个订单,什么招数都敢用,颇有后世销售员的精神状态。当然,他用的这些招数,计划经济时代的厂长们也常做,在那个花国家钱赚国家钱的年代,胡搅蛮缠得订单是一种本事,多少上级因为嫌烦,就把订单随便丢出来了。

  探知大华的甲醇项目能使用国产催化剂,申山计划经济时代的基因就被激活了。

  12万吨甲醇一旦投产,每年所用的催化剂不在少数。别看它的用量小,架不住大化工的“大”,12万吨的万分之一也是好大一笔钱了。

  苏城也没见过上石化的催化剂,不置可否的道:“试车的时候,我们会邀请催化剂供应商测试的,申总工不用着急,我们到时候肯定会通知你们。”

  “等试车的时候,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我告诉你说,你现在就选我们上石化的催化剂,我们马上根据你们的装备进行试验,不能用,我们立刻修改,绝不耽误你们投产,比竞标投标那一套又简单又实用。”申山拍着徒弟的胸脯保证。

  苏城泛起难明的笑容,道:“你们的催化剂修改速度,有这么快吗?”

  “我60年代就开始研究催化剂了。你告诉我投产时间,我告诉你能修改几次。”申总工信心十足。

  苏城依言道:“投产还不能确定,试车的话,今年年底前,肯定要进行一次。”

  “今年年底……”申总工重复了一遍,脸色微变,道:“那不是连2个月都不到?”

  “机械化的大化工设备,全部芯片加起来都没有10斤重,试车的时间当然快了。”

  苏城说的理所当然,申山和他的徒弟则不然。两人甚至考虑苏城蒙骗自己的可能。

  国内化工设备的投产期,往往要拖延2年左右。这里面,有官僚的原因,有工程公司的原因,也有国外厂商和进出口公司的原因。

  大华实业却不同,为了尽快投产,战略部早就做过无数次分析,反复确认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落实图纸”和“长周期设备到货”。

  大化工设备的建设和城市建设差不多,不同的地区要单独勘探测算,最终形成图纸,图纸没有确定,工程就不能开始。历史上,等待图纸等两年的事情都有,任凭购买来的装备风吹雨打,堪称神奇。

  长周期装备则是另一项瓶颈。例如甲醇设备里,直径4米的大罐子就是一个长周期设备,厂商下来订单就生产,少说得两三个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