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9章 新皇李胤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履上殿都是一种荣誉。

  “长孙公是崇贤馆大学士兼修国史,也加平章军国事衔。”许敬宗又道。

  秦琅点了点头,这是肯定的,长孙无忌毕竟也是顾命大臣。

  “英国公是集贤馆大学士,然后加的是同平章军国重事。”

  李绩没有加兼修史馆衔,然后他的入政事堂的衔也不一样,是同平章军国重事,多了两个字,一个同一个重。有些细微区别,加个同字,就好像是桃园三结义里张飞说俺也一样的意思。

  明显是有意区分了,一个重字,看着好像更重要了,实际上若是细品,平章军国事,无疑是军事国事大小都管,但军国重事,似乎只管大的事情,小事不管,反倒是权力受限了。

  而少了加一个兼修国史,就更显区别。

  三位顾命元老,通过加衔,越分确立了首次关系,秦琅现在就是实打实的首相,长孙无忌是次相,李绩更次。

  “一个月一百二十贯贴职钱而已。”秦琅呵呵一笑。

  学士加衔除了表示宰相位序外,也还是有些实打实好处的,最主要的就是体现职贴钱这块,如今大唐财政丰厚,所以对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待遇很好,宰相们高官厚禄,按本品领取俸禄外,另按所任职事给职钱,如果有兼职,还能再拿一份。

  馆殿阁学士,最高的弘文馆大学士,贴职钱每月一百贯,如果加兼修国史,再添二十贯。

  崇文馆就是九十贯,集贤馆是八十贯。

  至于观文殿、端明殿、宣和殿三殿大学士,则是七十贯六十贯五十贯。

  而凌烟阁、东阁、西阁三阁大学士,则是四十贯三十贯二十贯。

  同样是宰相加衔,排名靠后的阁学士,比馆学士就相差很大。

  至于说翰林院大学士,因为掌握内制之权,侍从皇帝,所以不在这个馆阁体系内,翰林大学士的贴职钱是八十贯。

  ·······

  “诸公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堂议吧。”

  秦琅根本不在意百来贯钱,所以这点小事也没放在心上。

  咳嗽一声,开始主持会议。

  政事堂原先惯例,轮执政事笔,谁轮值政事笔,谁就主持政事堂会议,有点轮值主席的意思,不过新皇继位,如今有顾命大臣辅政,实际上政事笔是交到首辅秦琅手上掌执,故也由他主持政事堂会议。

  政事笔在手,就相当于是掌印官,首辅之位更加确定。

  “昨日我入宫面圣奏事,圣人对政事堂办事还是很满意的,不过关于昨日堂议的大行皇帝谥号、庙号一事,圣人有些意见,经过我与圣人商议后,现在把情况反馈给诸公。”

  其它七位相公听到秦琅跟皇帝要把新皇的谥号改为文武圣皇帝,把庙号改为圣祖,都不免惊讶。

  至于说给高祖尊谥神尧孝皇帝,以及说尊景皇帝李虎为太祖,太庙供满七室这事,倒不算什么了。

  “文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