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3章 秦首辅厚赏三军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交给兵部、转运司一起负责。”

  兵部负责分配发放,转运司负责拔钱粮。

  这个赏赐其实秦琅看来还是比较少的,就相当于多发了一个月工资,要知道大宋的禁军,遇到郊祀大礼时,赏赐可非常丰厚,上四军直接就二十贯,拱圣、神勇诸军十五贯,雄武、效顺诸军十三贯,广德、清朔等军十贯,骁锐、广捷等军八贯,广锐、骁武等军七贯,神武、保捷等军六贯,连厢军也都有赏。

  绍兴元年,内外诸军犒赏,花费九百六十万贯。

  在南宋初期困难时期,这种赏赐都没停过,哪怕再少也起码得有两三贯钱一人。对于许多宋朝军士来说,就盼着这过年过节,尤其是三年一次的郊祀大礼了。

  人家一年花千万贯,像上四军这样的禁军王牌,直接就是一人二十贯,秦琅给最精锐的禁军也才不过三贯钱三石米一套衣服,褚遂良还在那逼逼赖赖个不停。

  在秦琅看来,要么不赏,既然要赏,你就得拿出点诚意来,不能抠抠索索的,那岂不是失了李世民的本意初衷?

  “那就照此拟票,呈报圣人!”

  承乾一副大孝子的姿态,一直守在父亲灵前。

  政事堂这边商议出结果,直接就由中书舍人草拟,宰相署名后经枢机房呈送御前,承乾一身孝服,直接让李百药念给他听,然后又问来呈报的枢机郎来恒堂议时的情况。

  知晓了当时的争议后。

  承乾道,“朕也觉得太师所言甚有道理,既然是先皇遗诏赏赐诸军,又岂能过于小气,朕看就按这报上来的赏赐标准,再番三倍吧,要赏就多赏一些。你把朕的话转告诸相,让他们考虑一下。”

  来恒便又回到省内,向宰相们报告。

  皇帝亲自提出要把赏赐翻三倍,等于上禁军的赏赐标准升到了三个月的钱粮,加上一整套的秋冬衣料。

  细算一下,估计一百万也打不住,得耗费两百万贯左右了。

  不过秦琅还是很爽快的接受了新皇的亲自修订,让中书舍人重新草拟,然后送去给其它诸位宰相。

  秦琅第一个在上面署名同意了,其它人也自然都通过了。

  于是乎,来恒再次把奏章送到御前,承乾看过后便痛快的画可,奏章又送回政事堂,于是按宰相命令再移交尚书省,尚书省又根据情况,分别向相关的转运使司、太府寺、户部、兵部等行文,命他们遵照执行。

  此时的政事堂成为大唐权力中枢。

  为了保证平稳过渡,政事堂诸相直接就暂住宫中省内,日夜处置国事。

  此时皇帝驾崩已六天,距离新皇的登基大典只剩下了二十一天时间,必须得加速筹备,而皇帝的丧礼也不能乱。

  皇帝驾崩后的大殓成服、大小祥、禫除、朔望、卒哭、启欑宫、启奠,这些仪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不能错。

  从驾崩日算起的二七开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