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零零四章 大力发展农业、养殖业和牧业_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草原吃草,节约了大量的饲料。

  这种方式,也只有官府出面,才能办到,即便是游牧民族的一个部落,他们也是分开放牧,毕竟牛羊太多了,一个地方根本不够它们吃的,而远一些的地方,可能是别人的地盘,而且需要更频繁的搬家。

  几十万头羊,分成十组,到时候将会犹如耕地一样,从草原上过一遍,直到入冬,在那之前,回到关内,把牛羊还给它的主人。

  整个放牧行动,将出动一万女牧民,三千士卒,牧羊犬一千头!士卒的作用,一个是防备可能出现的袭击,二来是清理草原的狼群,以免威胁到羊群。

  匈奴人虽然大部分已经逃向了草原深处,不过也不排除还有小部落,心存侥幸的留在靠近长城的地方。

  定襄,云中的驻军,也会随时支援草原上放牧的人,因此安全性还是没有太大问题,尤其是有大量牧羊犬,乃至野兽的偷袭,可能性就非常小了,这也让放牧的人,轻松许多。

  放牧人员的粮食和薪水,由提供牛羊的牧民供养部分,毕竟这是帮他们放牧,另外就是由朝廷提供了,因为朝廷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牛羊。

  当然,五十万只羊,所能出产的羊毛,可以说非常之多,足以支付他们的薪水,还有剩余。

  牛羊养殖以后会分开进行,母羊与种羊依然圈养,其余的羊作为肉羊和羔羊,每年都到草原集中放牧。

  这样一来,羊的产量和质量将会有更大的提升,羊奶羊毛也不耽误。

  至于说以士卒放牧,会不会浪费人力,毕竟士卒的生活与开支更大,这点完全不会,因为他们还有一个任务是清理草原小部落,清理草原上数不胜数的野兔和土拔鼠。

  那些数量巨大的动物,正好给他们和狗子提供肉食,一直以来,卫安都非常赞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主张,从大自然中寻找足够的食物,并且能形成产业,那是最好不过。

  卫安记得在热带雨林,许多部落,即便到了后世,依然不愿意种地,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从自然界得到大量的食物,足以让他们不会饿肚子。

  这也是为何后世最懒的就是东南亚和南非的那些部落,就是因为长期不缺食物,养成的习惯。

  懒惰就会贫穷,不过卫安并不担心把治下百姓养懒了,因为中原百姓,从古至今,就是最勤劳的人,这是深入在骨子里的习惯,不会因此改变,无论是在舒适还是艰苦的环境。

  更何况北方并没有热带雨林那么丰富的食物,能从自然界寻找到不少补给,已经非常不错了。

  至于放牧的牧民,还有一项收入,那就是寻找蘑菇!每年春夏季节,草原上的蘑菇,就非常多,采集起来,不但可以自己吃,还能晾干运回去。

  蘑菇味道鲜美,属于贵族的最爱,尤其是冬季,新鲜蔬菜稀少无比,夏天晒干的腌菜,都是他们最爱,更别提味道鲜美的蘑菇!

  蘑菇和木耳产量不低,不过这玩意如何培养种子,卫安就不知道了,同样交给了马匀,让他慢慢研究。

  能够多出一种食物,肯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野生木耳产量有限,蘑菇也是如此,如果能找到培养种子的办法,百姓将多出一种更方便的食物,毕竟它们的生长周期非常短!至少在卫安印象中,没有比它们生长周期还短的食物,除了豆芽!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