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五三章 独立女性_奶爸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重凭借《最后一个海星人》成为华夏国内作品改编电影票房最高的作家,总票房已经接近两百亿华夏币了。

  如果不出意外,在往后的许多年里,张重都会牢牢占据住这个榜单的榜首,再没有人能超过他。

  不仅如此,走出华夏,在全世界范围内,作品改编电影票房超过张重的也没有多少了。

  而且张重现在有好几部作品改编都已经提上了日程,不出意外,几年之内就可能把全球榜单拿下。

  张重的好作品太多了,即便是只有一半作品改编成电影,而每部电影只拿到两亿美金的票房,都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更别说不可能每部电影只有两亿票房。

  这两天除了《最后一个海星人》的票房,文学界也有一条相对不太起眼的消息。

  寻根文学流派作家苏爱新作开始发售了。

  经过了前两部作品的口碑发酵,苏爱已经有了一批拥趸。

  八月十六日新书上线之后,首日销量就达到了二十万。

  虽然不能跟张重这种变态比,但是作为一个传统文学家,这份首日销量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不过这本《傲慢与偏见》出来之后,主流文学界人士却对它褒贬不一。

  这本书跟苏爱之前的书有些类似,讲的都是女人的故事。

  但是似乎也就这点类似了,故事背景设定在英国“古代”,这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许多文学界人士早就给苏爱贴上了寻根文学流派的标签。

  而且这本书的情节通篇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带着一些小资情调的戏剧故事。

  特别是结局女主角伊丽莎白和男主达西放下偏见和傲慢,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是主流文学最看不得的东西。

  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爱情元素,原本就只能是通俗话本里面才会出现的。

  作品思想性不太够,让人失望——某某评论家。

  当然也有看好的,比如一直比较欣赏苏爱的庄语,他就对这部作品大加赞赏。

  “写一些生活以外的事情,原本就是比较困难的。而想要在自己生活以外,写一些让人感同身受的生活故事,更是难上加难。当我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还不清楚为什么苏爱要将故事的背景放在英国的某个乡镇,毕竟那里离我们太过遥远。苏爱完全可以按照之前的路子走,在华夏的那个时代,还有很多故事可以书写。不过等我看过这部小说之后,忽然就明白了苏爱的用意。比华夏更早的,十八世纪后期的英国也曾出现过一股女性感情潮流。我想苏爱可能是想要从华夏自身出发,去追溯女性意识,所以才选取了这样一个特殊时段的英国。”

  “不过那个时代的女性感情潮流,主流却是伤心流泪的感伤情调和为忧郁而忧郁的嗜好。这一点让我想起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往后一段时间,宝岛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