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7章 崇祯帝的无奈_明末,从草原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兵,甚至是默认了林家军割据河套,暂时可以不称臣。

  可现在倒好,五万建奴变成了二十万,速战速决,也变成了僵持到冬季,还要朝廷一月之内押运五十万石粮草过去。

  如今正值青黄不接,朝廷一时半刻,上哪里去凑这五十万石的粮草?

  尽管知道这不能怪卢象升,要怪只能怪建奴又增兵,这才让河套的战局出现了变数,但此刻崇祯帝心里对卢象升依然产生了不满,感到自己被忽悠了。

  不过崇祯也知道,如今十万边军已出长城,两军相遇,若是没有足够的粮草,恐怕又会重蹈一次萨尔许之战的惨败。

  所以也只得强压下心中的不满和怒气,将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召了过来。

  “杨爱卿,这是卢爱卿八百里加急传来的奏疏,河套战局有变,你先看看…”

  崇祯帝命太监先将奏疏递给一旁的兵部尚书杨嗣昌。

  对于卢象升竟然越过兵部和内阁,直接将奏疏递到内廷,杨嗣昌也是非常不满的,这明显就是在防他这个兵部尚书。

  而整个大明的督抚中,目前也仅有卢象升和洪承畴两人有这样的殊荣,可以不经内阁六部,直接将奏疏递给崇祯。

  当然这种得罪内阁六部的事儿,信奉中庸之道的洪承畴自然是不会干的。

  杨嗣昌接过奏疏,一目十行的阅读起来,是越看越心惊。

  “杨爱卿,依你之见,此时若让卢爱卿将大军撤回长城,可行否?”

  显然崇祯帝还是想让卢象升直接退回来。

  因为目前朝廷根本就负担不起十万大军长期滞留在草原,但又担心贸然下令,会导致局势失控,这才想要先询问一下杨嗣昌这个兵部尚书的意见。

  “回陛下,卢总督的奏疏乃是两日前发出的,按照奏疏上所言,此时两军恐怕已经相距不远了,待到旨意抵达,两军多半已接战,贸然撤军实在太过凶险。”

  纵然心中对卢象升有种种不满,但杨嗣昌并没有因私费公,而是如实说道。

  显然比起前几任的兵部尚书,杨嗣昌还是很有大局观的,也知道轻重。

  “如此说来,这一场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了?”

  “爱卿认为我十万将士,可否抵挡得住建奴十五万大军,并坚守到入冬?”

  崇祯帝先是眉头一皱,然后再次问道。

  显然,崇祯由于心中对卢象升已经有些不满了,所以对他的话也产生了怀疑。

  “回陛下,若局势正如卢总督说的那般,我十万边军据营死守,只要粮道畅通,想要坚守到入冬,并非难事。

  只是臣担心归化那边会出现变数,一旦那林家军到时无法在归化拖住建奴的五万援军,恐怕…”

  杨嗣昌小心的说道,说到这里还偷偷打量了一下崇祯帝的脸色。

  果然崇祯帝的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

  想到卢象升竟将十万明军的安危,寄托到一伙贼军身上,心里对卢象升就更加的不满了。

  但木已成舟,也只得看向一旁的户部尚书问道:“张爱卿,户部现在还剩多少钱粮?”

  “回陛下,夏粮还需一月才能押解至京,如今户部府库早已无钱无粮。”

  “啪!”

  崇祯帝再也忍不住爆发了出来,一巴掌狠狠的拍在了龙案上,怒声道:“去年三响加秋粮,整整三百万两银子,五百万石粮食,这才入库几月就全没了,钱粮都去哪里了?”

  “陛下,今年初,光是辽东各军就押解了两百万两军响,三百万石粮……”

  户部尚书像是早就习惯这种场面似的,不紧不慢的扳着手指头给崇祯算起了账,算的那叫一个分文不漏,合情合理。

  最后崇祯帝也只得无奈的挥挥手,一屁股跌坐在了龙椅上。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