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包子铺_不惑四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约好了时间,羽开了一辆奔驰商务来接小威,小威见了羽开的车,随口问道:“咦?你的大切呢?大切不是你的最爱么?怎么换大奔了?”

  “卖了。这个出门谈生意开着更方便些。”

  因为约的时间太早,俩人都没有吃早饭,顺便就开车去了途径的一家庆丰包子铺,吃早餐。

  原来在蒲黄榆的时候,小威经常去吃庆丰包子。小威之所以喜欢去庆丰包子铺吃包子,只是因为庆丰包子铺的厨房是玻璃开放式,里面的操作和卫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小威觉得庆丰包子铺主要胜在干净卫生,味道也还可以。

  庆丰包子铺其实已有些年头了,它是一九四八年创立的,原来就是一家主要经营包子粥小菜的普通小饭馆,后来在一九五六年变成公私合营。

  北京是什么地界?老字号遍地啊,庆丰包子铺混迹其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庆丰包子铺只是很平民化的一处餐饮,并没有北京的老字号华天等出名。

  可是,新一任领导人和夫人,在民众间的拥戴日渐好涨,他们的言行简直可以产生类似明星一般的轰动和跟风效果。

  自从领导人有一天早晨,突然出人意料的跑去庆丰包子铺,亲自排队买了一顿早餐后,庆丰包子铺便大火特火了起来,每天就餐的人数一下子翻了几倍,很多人慕名前去,一品领导人的早餐套餐。

  庆丰包子铺的炒肝,很受欢迎,不过小威却吃不了,就像小威吃不了北京最地道、最本土的早餐——豆汁和胶圈一样。

  焦圈还好,豆汁的味道就十分令小威难忘了,那味道,简直就像馊了的泔水。听说老北京人早年的豆汁由来,大抵也就是那样的来历,就是绿豆做粉条剩下的残渣,经过发酵沤出来的。

  豆汁的历史有几百年,清朝的旗人后来竟然把他变成了宫廷饮料,实在令小威费解,怎么忍受的那个味道呢?

  不过,不喝豆汁就算不上老北京。

  炒肝,也是另一种地道的传统老北京饮食。

  出了庆丰包子铺,走莲石路,进门头沟,穿过一个长长隧道,路上便随处可见潭柘寺的文字了,经过一路的农家院,然后是排起的长长车龙,道路不宽,车辆有序,徐徐前行。

  羽道:“这也就是北京,换个地方这路现在早就堵乱了。”

  小威深有同感,首都人民自从成功申办奥运以来,素质那是飞速提升的。

  俩个停车场爆满,因祸得福,得以准许开上内部车道一路盘山向上,最后按指挥把车停在盘山路边,少了不少步行的辛苦。

  小威在北京生活了十几年,早就听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一说。但是小威故宫都去了好几遍了,这个连修建皇家宫殿时都要被故宫模仿的潭柘寺,小威还一次也没有来过。

  但是,到了潭柘寺小威狠狠的汗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