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3章_如果这是宋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职业政客一会儿说江淮前线守备混乱,兵民不分,将帅无能;一会儿说海、泗等州孤悬在外,无法防守,代价过于高昂;一会儿举出无数例子证明张浚专横跋扈目空一切眼高手低……更用超长篇幅介绍金军如何强大无可抵御。

  赵眘刚刚激奋的心渐渐从高高的云层上降落下来,返回到符离大败之后的纯军事对比上。他知道张浚自从符离战败后一直没有放松战备,现在已经召募了山东、淮北流民,精选1.2万,充实建康、镇江等要塞;招集淮南、江西等地强壮万余人驻守泗州;两淮关键地点都筑城设寨严加守备,又大造战船,加强水军。

  近70高龄的张浚日夜操劳不息,可以说殆精竭虑了。

  可事实是无情的,以上这些都是临时抱佛脚的应急手段,哪一样都不是正规军队的规模,真要是顶用的话,国家军事建制就都可以作废了。

  恰在此时,金国方面松口了,那边放回来胡昉,带来了金国皇帝完颜雍的口信,说和谈可以继续,条件可以商量。

  两相叠加,赵眘顿时轻松,不用硬撑着冒险啊,这样好,这样好……他派出使者确认消息,对外宣布不再亲征建康,下令江淮前线的部队陆续撤退归营。这一系列的动作做下来,金国那边知道了和谈重开,张浚知道了北伐无望。

  精疲力竭加上天性高傲,让张浚选择了再一次辞职。而赵眘同意了,并派钱端礼、王之望分任淮东、淮西宣谕使,去前线接管军事。

  钱端礼、王之望,这是俩个多么好的名字,单看字面上看,礼仪人望正是中华儒家推崇的精义所在,而他们本人也是当时的高官,儒林里也享有盛名。

  下面看一下他们的作为。

  这两个求和派干将快马加鞭赶向前线,效率超过以往所有文官,到任之后先是遣散了所有召募来的义勇“效用”军士,禁止前线接纳收留北方的叛臣,把张浚拼手抵脚修筑起来的各种防守设施全部撤毁,下令各地不许再建,解散万弩营,停造战船,削减水师,缩小骑兵规模。

  如果有爱国主战的将领拒不执行,那真是正中他们下怀,“抗命不遵,贻害国家”这八个字足以让这些将军介撤职查办,甚至逮捕入狱。

  就连名重一时的虞允文也不能幸免。虞允文这时驻守唐、邓两州,命令传来,令他立即弃守,回临安述职。虞允文大怒,拒不执行,结果被撤职查办。

  这是刚刚才挽救国家将覆大难的英雄,居然被这样对待!

  这些事可以说是钱端礼、王之望干的,可赵眘一定知道,他默许了这些的发生,并且推波助澜。他命令撤销江淮一线的守备,退出海、泗两州,任命汤思退为江淮东西路、建康、镇江府、江阴军及江、池等州各路军马都督。

  长江中下游的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