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1章_如果这是宋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在我还是查到了,它在公元1112年最后一次定职称,相当于三班借职。

  参照上面的刘光世,刘衙内起步就是三班奉职。人和人真是没法比,同一个官衔,张俊是走遍宋朝江山,从大西北打到大西南,血战近10年才勉强得到的。

  他16岁进入西北军当上三阳弓箭手,一直混在底层,默默无闻。到政和年间时,宋朝的南方发生卜漏之战,宋廷调西北军精锐参战,张俊很幸运在参战部队里,这个据传说在很小时,也就是在16岁之前就当过强盗的小子杀得满身血腥,终于脱离了大兵的身份。

  回到西北时,他当上了都指挥使。

  两年后与西夏开战,张俊没挤进主攻队伍里,让富贵从手指缝里溜走了,他是从攻者,军功见者有份,分了他个小小的“承信郎”。

  这就是张俊的命运,他有力、有才、有心智,可惜的是没根基没运气,这两个极端让他的心灵强烈地扭曲着,他要富贵要富贵要富贵!!!

  这种心灵的呐喊一直伴随着他从少年走向青年,从青年逐渐走向中年。岁月蹉跎,时日无多,留给他的机会更少了,于是,当机会终于来临时,他会加倍的凶狠的无所顾忌地扑过去,拦在前面的不管是什么,哪怕是天地难容背信弃义,也别想挡住他。

  我要富贵!

  吴氏兄弟过得更加平淡,比张俊还要平淡。哥哥吴玠生性沉默寡言,每天除了练习弓马,就是静静地读书。久而久之,连军营里都会忘记他。

  他属于有任务就派去叫,没事儿连影儿也找不着的人。在这18年里,他隶属于西北泾原军,托武装太监总是和西夏人掐架的福,他渐渐地一点一点地升了点官。

  这时他28岁,是义副尉、队将。简单地说,是个小队长,或者大队长……他的弟弟吴璘更加安静,从始至终是哥哥的影子。哥哥是大队长,他是小队长,哥哥是小队长,他是副班长。

  这对兄弟相扶相助,一起走过了人生的各个纪念日。

  韩世忠是国之少年中的异类,在18岁那年他突然感触,对当职业混混的日子厌烦了,那么做什么呢,他看了看自身条件,不当混混当山贼,不当山贼去当兵。

  他走进了军营。

  这18年走来,他的生活像是一只突出深山的猛虎。俗话说“狗行千里吃屎,狼行千里吃肉。”韩猛虎走到哪里都吃肉,是大块大块的吃,痛快淋漓的吃!

  进军营先测试,韩世忠挽强弓骑劣马,史书记载“勇冠三军”。入伍没几年,宋夏战争暴发,韩世忠随军出塞,第一战在银州境内。那是一个小城,西夏人躲在城里固守,拒绝出战。

  韩世忠一个人冲上城去,斩关杀将,把敌将的人头扔出城外。宋军士气大振,一涌而进。第二战在蒿平岭,那里被西夏人包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