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3章_如果这是宋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时范仲淹突然闯祸,把晏殊吓得半死。要知道这个人是有才并爱才的,北宋仁宗、神宗年间的顶级名臣至少有三分之一出自他的举荐,可他本身只是个胆小怕事,惜命如金的官场如意郎。

  他要的是官位,可范仲淹要的却是名节。

  范仲淹冷冷地回答,承您举荐,每天都怕不称职,让您难堪,谁知道今天竟以忠直得罪门下。之后拂袖而去,他紧接着上了第二本。这一次石破天惊,骇人听闻,他直接要求皇太后退位,把亲政大权还给己经成年的皇帝!

  晕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刘娥从真宗朝天禧元年赵恒得病时起,正式在幕后管理这个国家,近十多年以来从来只有她呼风唤雨,杀伐决断,连寇准、丁谓这样的强人都倒在她的手下,谁敢抢她手里的东西?王曾、鲁宗道最大的限度也只是阻止她严重出格的几件事罢了,从来没想过剥夺她的权力。

  那是刘娥的生存根本!

  奏折交上去了,范仲淹坐等天雷劈顶,可是左等右等,居然晴空万里……搞什么?仔细想一想,似乎百分之百的眼下没什么,可未来更险恶。

  参照王莽篡汉、武曌篡唐的前例,刚开始时都是一副大仁大义、胸襟宽广的圣君嘴脸,别说只是上个奏折表达一下个人想法,就算再出格的事,都可以百无禁忌。当然,肯定秋后算帐。

  那么刘娥在搞什么鬼?范仲淹决心扳倒大树捉老鸹,一定要把事情做清楚。他主动去查,却发现他的奏折根本就没交上去,一直在政事堂里压着呢。

  新上任的宰执大臣们原形毕露,都是一群软蛋!范仲淹愤怒但无可奈何,秘阁校理的官职实在是太低了,就算他想越职进言,都没有门路。那么接下来还做什么?按说这他应该明白些事理了,在他自己而言,他己经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该说的该做的,都己问心无愧;对整个官场来说,他也要照顾一下其他人的感受。

  政事堂长官在给他面子,奏折压下了,虽然刘太后肯定会知道,官场也都会知道,但就当没发生过,大家仍然平安过日子吧。这难道不好吗?范仲淹的回答是,不好!

  他一定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国家在发生什么事,而臣子们应该去做什么事!为此,他主动上书辞职,要求把自己直接贬出京师。这次他如愿了,国家迅速反应,他被任命为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判官,即日上任,马上出京。

  范仲淹出京,变成了当权者的噩梦。他在秘阁的同僚,还有慕名而来的官员为他送行。长亭中,众人举杯致敬——“范君此行,极为荣耀!”

  至此他拉开了自己跌宕起伏,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生。更掀起了扼制刘娥篡权,为仁宗收回皇权的斗争。

  范仲淹之后是宋绶,此人的规格很高,是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