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7章_如果这是宋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够了!”赵恒再不愿听下去,人最怕的就是“翻然悔悟”。“城下之盟”、“孤注一掷”,这八个字就把寇准在皇帝心中的形象,以及最大的功劳的本质完全颠覆。再不要提什么寇准了,再别提什么澶渊之盟,朕要好好地静一静……

  但静下来的赵恒却没有去翻字典,不然关于“城下之盟”的解释会让他好受一些,或许中国的历史也就不会再是那个样子了。因为历史上真正的“城下之盟”并不是屈辱,而是充满了血腥味十足的强悍与不屈,是有种的爷们儿才配获得的有尊严的“盟约”。

  那是公元前594年,楚国的军队己经包围了宋国国都长达9个月之久。弱小的宋国没法支撑了,但是投降吗?宋国还有别的想法。

  他们的宰相华元在夜里缒城而下,悄悄地潜入了楚国军营,一直摸进了楚国元帅的大帐里,用一把匕首逼住了对方——宋国的国君对您致意,我们己经开始吃人肉、烧人骨过日子了,的确没法支撑。但是签订城下之盟,就和国家灭亡没有不同,那样我们宁可战死,绝不投降!现在楚军必须后退30里,还宋国以尊严,那样我们就可以和楚国签订盟约。

  楚军同意了,在30里开外,与宋国结盟。这才是“城下之盟”的真相,试问宋国哪里有半点的屈辱?如果赵恒真的做到了那一步,信不信不仅是汉人的后代,就算是胡人异种,也一样的对他尊敬有加?

  但是他很忙,正在忙着没完没了的感受痛苦,我怎么就这么容易的就被寇准给骗了呢?!“孤注一掷”……寇准你真是太狠了,连你的皇帝都敢这样对待!

  但真不明白,这场战争是寇准的战争?是他和萧燕燕之间的对垒?赢了输了对他有什么大不了的?信不信王继忠那样的都能在辽国混得人模人样,寇准去了都能把韩德让挤到一边去?

  这些赵恒都不管了,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量地挽回损失,人的名誉是第二条生命,一定要怎样跌倒再怎样爬起,要把这个天大的耻辱变成比天还要大的荣誉,这就是以后的努力方向。

  来吧——!整个的宋朝都要为这个目标而奋斗,不惜一切代价,把皇帝的面子找回来!

  但是,这更是个要求技术含量的活儿,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到的。赵恒自己日思夜想,王爱卿也没闲着,但是蒙在鼓里的寇准却仍然还是那个时期里最神气活现的主角儿。

  他更忙了,折腾完了朝中重臣,就连个黄牙未退,乳臭未干的毛孩子都不放过。

  话说宋朝的神童多,后来的“方仲永”就是其中一个,不过是个反典型。正面的典型更多,比如说在澶州城头和寇准喝得昏天黑地的杨亿,更比如这时突然出现的神童晏殊。

  但晏殊也不是最牛的,他进京的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