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5章 让圣王光耀万年!(4月初求月票)_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洛玄镜对修史极其重视,因为在她进入长安后,就被洛苏叫到了灵天阁,之后洛玄镜就给洛玄星写了信,让洛玄星把姐妹都送到长安来,帮助她一起编修史书。

  朕以眇眇之身,蒙素王上皇恩典,得诸夏万民之心,以有今日。

  为了昭示子孙,警示子孙。

  “只不过,这有些言语,若不是从这里所见,实在是不知道如何知晓啊。”

  “语言不失瑰丽,乃至于有韵律在其中。”

  在商朝之后,有周朝、有秦朝,有楚国项羽,有汉朝,有隋朝,成为圣王,肯定是天子,所以汉末列国以及南北朝,就不提了。

  朕修史的初衷,一是让明君昏君都彰显于世上,二是让后世君主得以警戒。

  对于这份名单,李世民的考虑很是周全,而且又很明确了十个圣王,所以诸臣也不知道该怎么往里面添加和减少。

  最终只能看着这份名单,说一句,“圣明无过陛下!”

  无数珍贵的言语于是就在世间流传,滋润着汉人的精神世界。

  他建立这座帝王庙,不仅仅是要祭祀古之圣王,日后他自己也要进去。

  李世民说着,叹息道:“那或许是诸子圣殿的命运吧,昭城毁灭在那场千年难遇的天降大雨中。

  那圣王的精神也要永远流传才是。

  为了使天下万民,能向正道,能知正道,于是决定要立下一座帝王庙。

  换句话说,在这里,能看到许多一手资料,这有多大好处,毋庸置疑。

  李世民话中的意思很简单,这帝王庙,要列举大多数能代表统序的帝王,也就是一脉相承,或者在中途分支,但是最后又合并在一处的帝王。

  对于李世民所言,诸宰相以及文人已经见怪不怪,这就是李世民,时时有一颗谦逊的心,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厉害,但很快就会再次回到谦逊状态。

  但汉光武帝属于被后世子孙所拖累,李世民思索良久,还是将汉光武帝从摘出去。

  这真是李世民所要的结果。

  最终的结果是周朝两个,汉朝三个。

  现在就算是重建诸子圣殿,又从哪里去雕刻那些圣贤的音容笑容呢?

  “朕复原不了那座曾经的诸子圣殿。”

  ————

  李世民意气风发的说道,这件事同样是他想了许久的,从洛苏第一次和他提起,已经过去了许多年,现在是完成这件事的时候了。

  现在朕自己看罢,都颇有收获,这其中的不少错误,朕也曾经犯过。

  那这就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了,“陛下,这圣王之殿,几何呢?”

  诸子圣殿,即便这個时代的所有人都不曾见过,但仅仅从史料的只言片语中,就能够让人感受到那种恢宏和壮观。

  秦朝不提了。

  想必诸卿都是知道的。”

  最后只剩下汉朝和周朝,周康王是素王辅佐的,周召王是洛文公辅佐的,史书上称之为康召盛世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