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票,卷末)_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一亮,只听说过免除一地几年税收的,还从来没有人说过,可以几年不受理某个类型案件的。

  真是妙啊,至于有没有人会真的借着这条政策造反,李世民表示先让他发展两年,否则还不够他一只手打的。

  困扰着他的一个问题这么轻而易举的被解决掉,让李世民很是欣喜说道:“看来我向文公求道果真是正确的,还请文公教我,如何成为您口中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圣王,建立古未有之的功业。”

  洛苏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气氛顿时沉重起来,李世民感觉他在望着自己,但又好像穿透自己望向无穷远处,洛苏缓缓道:“对汉末以来三百多年的历史拨乱反正,追忆过往之神圣。

  再开前所未有之格局,给诸夏寻找一条新路就足够成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圣王,革新革新,周迥异于汉,唐要迥异于汉才是。”

  开未来的局面,李世民暂时没有头绪,但前半句他注意到了,“拨乱反正?”

  洛苏早就思索过无数次,此刻直接说道:“曹魏开兴庙号之风,又有勋爵滥辞,是否应该废除。

  谥号虽然准确,但有人是不应该拿到谥号的,这些人都应该去掉。

  最严重的莫过于史书,写史书者,对本朝多有回护,要修正。

  对于其中王侯将相到底该用本纪还是世家?

  其中有不少家族使用世家是否不妥?

  有的人单独列传是否不对,有些合传是否条目不清。

  这些史书都要重新修订,这是一项浩瀚的工程。

  诸夏脉络该如何梳理,才能体现统序不绝,汉末列国谁才是正统,或者并未正统。

  我曾经和你说过,要建立一座自三皇五帝开始的帝王庙。

  汉代以前没有太大争议。

  汉代之后,尤其是汉末列国的君主,谁应该进入,理由是什么。

  历史上的君王又有谁应该站立在关键的主位上。

  汉书中对于那些有庙号的天子,都有一句至高的评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也’。

  这句评价在后来的史书上也有,我认为应该删去,因为大多数人配不上。

  但在帝王庙主位上的君王,都应该有这一句评价。

  这相当于对历史上每一个君王排序,他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君王本身,还有这个时代的需要。

  帝王庙既然有了,那文庙和武庙是不是同时要配备,跪在三庙前的人,选谁进入,这又是一个大问题,表彰谁,唾弃谁,将会影响未来整个天下。

  这种对天下意识的重塑,就是拨乱反正!

  当年素王翦除殷商,制定周礼就是一次对天下意识的塑造。

  到了汉代,从刘邦到刘彻,两代摄政,四位天子,再次重塑了纷乱数百年的诸夏意识。

  而现在,如果你能塑造纷乱三百多年的诸夏意识,又有谁敢说,你不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圣王呢?”

  李世民直接被震住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