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匈奴想要挨打_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有天命垂佑一般。”

  匈奴一直以来就是中原的敌人,但是洛氏已经很多年不关注这些胡人了,因为诸夏太过昌盛,完全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秦赵燕这些边境的国家都曾经击败匈奴,很多名将都是从打匈奴开始的。

  之前都是分裂状态,现在陡然统一,实在是让刘邦又惊又怒。

  单纯的胡人一统自然不会让洛氏动容,即便是一统,最多不过是百万生民而已,拿什么和千万人口级别的诸夏打?

  真正让洛氏很纠结的一点在于,重新开始了解胡人之后,洛陵发现很多胡人可能是假胡人。

  这些年洛陵一直在摸排匈奴的情况,然后就发现草原上的诸夏之民实在是不少,或许现在应该叫做汉人。

  从秦末开始,就有大量的长城以内的民众投奔匈奴,即便是在汉王朝建立之后,这种现象还是存在。

  而且所谓的胡人之中,本来就有很多是中原的失败者逃到了草原,其中甚至还有战国时期失败的姬姜后裔,这些人为胡人带去了一些技术和文化。

  对于夏夷之别,素王早就说过,信奉周礼的是夏,不信奉周礼的是夷,这就叫入夏则夏,入夷则夷。

  但是素王对这番话是有注释的,之所以将礼作为区别夏夷的标志,是因为中原的蛮夷从长相上和诸夏没有什么差距。

  尤其是姬姜本就有可能出自西戎,商人则出自东夷,所以消灭顽固分子之后,稍微通婚,推行礼制,很快就能融合到一起。

  邦周时期,北方狄人从长相上就和诸夏的区别很大,在诸夏看来就像是鬼一样,所以打起来根本没有负担。

  但是现在洛陵发现,北方胡人可能在一次次的天灾之中损失惨重,现在很多胡人长相上和中原人差不多,一看就是混过血,甚至本来就是中原人。

  洛陵认为这是耻辱。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诸夏之所以能傲然蔑视蛮夷,就是因为这世上只有诸夏才有文明。

  这世上虽然有少数脑子愚蠢到极点、不知廉耻的人,但大多人都只是趋利避害的普通人。

  现在有这么多人选择投奔匈奴,岂不是说蛮夷竟然胜过华夏!

  这是洛氏所不能容忍的,若是连蛮夷都胜不过,还谈什么其他。

  刘邦听到天命垂佑脸色愈发的深沉:“素王说,上天只会垂佑诸夏的君王,倘若有一天垂佑蛮夷,那就是诸夏的君主实在是太过失德了。

  难道朕是失德的君主吗?

  朕不相信,匈奴一统又如何,朕要用手中的刀剑看看他们的弓箭锋不锋利。

  子玉,昭公避世隐居,但是夏夷战事他想必是不会袖手旁观了,他是什么意见?”

  洛亦铿锵有力道:“大兄的意见自然是战,要狠狠地打击匈奴妄图南下劫掠的心思,但是大兄说要速战速决。

  战争时间最好不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