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5章 巨人的黄昏 上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至于刀枪相向,一矣老苏丹再度晕厥的消息传出,各路人马立即撕破脸皮,那些停泊在金角湾的奥斯曼战舰赫然将黑dd的炮口指向伊斯坦布尔的皇宫,听从恩维尔号令的部队从各地赶往首都,伊斯坦布尔城内的瓦西比帕夏则想尽办法颠覆长男继承制、恢复长子继承制……

  趁着奥斯曼帝国政局陷入动荡,一直对同盟国以《新巴库协议》强占南高加索、分治巴库油田耿耿于怀的苏俄政府突然发难——圣诞节前,苏俄边防军以奥斯曼巡逻队越境袭击苏俄哨兵为由发起反击,不到两个星期就收复了沙俄时期丢失的所有高加索领土,并切断了巴库的同盟**队与后方的陆上联系。德国政府紧急调停,要求苏俄军队停止进攻,退回到1931年《新巴库协议》约定的边界一侧,却遭到了苏俄政府的强硬拒绝。俄国人限令同盟**队在三天内全部撤离巴库,否则将以武力发动进攻。

  高加索之争由来已久,同盟国早前之所以占得一定的优势,仰仗的固然是德**队的超强战力,但从任何一个方面来看,奥斯曼军队才是在这个方向对抗苏俄的主力军,如今奥斯曼帝国政局动荡,军队中的各派系或蠢蠢欲动,或明哲保身,没几个人还有心思跟俄国人干仗,何况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否维持还是个很大的未知数。纵然如此,德国人依然不愿意放弃巴库,他们通过里海的水上线路为巴库驻军提供补给,同时从东欧方向对苏俄施压——从不列颠归国休整的第1、第2装甲兵团声势浩大地开赴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北部,数以千计的战机从西欧和中欧转场至东欧的各处航空基地。与之相应,苏俄军队在爱沙尼亚-白俄罗斯-乌克兰边境地区大规模调动,所有部署都转入了防御姿态,西部和西南部城市开始进行军事动员——韬光养晦十八载,俄国人终又露出了战斗民族的肌r!

  在俾斯麦和老毛奇的时代,普鲁士成功避免了两线作战,从而赢得了普奥、普法两场重要战争的胜利,为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到了施利芬时代,如何打赢两线作战成了德军将领和参谋们潜心钻研的课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辉煌胜利更让他们信心爆棚,自那之后,德**队的战略思想一如大英帝国巅峰时期的“两强标准”,言必称“同时打赢两场战争”,所以在1933年夏天,德国会在只有爱尔兰给出参战保证的情况下毅然发动对美英的战争,其代价就是在不列颠和亚速尔战事最为胶着的时期,德国也不得不在东欧保留40%的陆军战力和30%的空军力量,用以防备跟美英缔结秘密协定的苏俄以百万大军挥师西进。按照德国谍报人员探知的情报,苏俄至少在1933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