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5章 连锁反应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界第三,仅次于德国和美国,海军航空兵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均居于世界前列,一矣开战,即依仗绝对的军事优势迅速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登陆菲律宾和马来半岛的日本军队如狼似虎,打得美英军队及当地的土著部队溃不成军。

  10月19日,从印度洋回援马来半岛的美英舰队在马六甲海峡遭遇日本南遣舰队主力,战斗的过程和结果跟1905年的日俄对马海战颇为相似,士气低落、缺乏航空兵掩护的美英舰队遭对手完爆,22艘作战舰艇9艘战沉、5艘被俘,阵亡、失踪及被俘人员达到3200多人,而日本舰艇无一损失,伤亡官兵不足200。

  加入己方阵营的新盟友在战场上表现惊艳,同盟国全系士气大受鼓舞,奥斯曼帝国于10月22日正式宣布参战,并于宣战当日会同德、意军队向美英支持的“大波斯国”武装发动猛烈攻势,接下来的几天,驻扎在波斯地区的同盟国空军不但对波斯境内的敌对目标展开空袭,还派出远程轰炸机对英属印度西部的美英军事设施和边界防线实施轰炸。

  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参战,两大阵营在中东的对抗终于从代理人战争转变为直接交战,这原本是美英高层一直期待的机会,可是日本横出一杠,强袭东南亚,若菲律宾、马来半岛乃至澳大利亚落入日军之手,部署在英属印度的美英军队将沦为孤军,尽管战事还有可能出现转机,前线部队已是人心惶惶,西亚地区的美英联军统帅麦克阿瑟只好放弃了主动攻入波斯地区的计划,指挥各部加固防御,依托边境防御抵挡同盟国军队,并接纳“大波斯国”的武装人员撤入印度境内编整待命。

  10月26日,被视为战争“决赛场”的亚速尔群岛响起了决赛下半场的哨声,同盟国军队以三个德国海军陆战师为先锋发起第二次特塞尔之战,待英勇的海军陆战兵们冒着敌人的枪弹开辟出了稳固的登陆场,六万多名同盟国步兵在两千多辆战车的掩护下迅速登陆,此战期间,前期受损的多艘同盟国舰艇重返前线,用威力空前的炮火摧垮了敌人一座又一座海防堡垒,沉重打击了敌方官兵的战斗意志。及至10月29日黄昏,特塞尔岛超过四分之三的区域回到了同盟国军队手中,联军残余部队退守山区和少数港口继续顽抗。在同盟国方面的主动建议下,双方于3日停战12小时,经过面对面的谈判,美英部队的指挥官皆同意缴械。

  公报一出,世人莫不为之震惊。当初美英军队虽然迅速夺取了特塞尔岛,同盟国军队阵亡、被俘者众多,但有相当数量的官兵在己方海军的努力下成功经海路撤离,这些人大多参加了守卫皮库岛或圣若热岛的战斗,而后辗转退守圣米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