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章 再进京_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章再进京

  抵达燕京后,李杰没找朋友出面,而是让他找了一个经纪人。

  是的。

  此时的燕京也有房产中介。

  中介圈子也有高低之分,那些厉害的中介,一年挣个一二十万,根本不算事。

  90年代初的1、20万,不比后世的年薪百万差。

  不过,这个钱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挣,没那么大的饭碗,自然挣不到那个钱。

  像带着李杰他们这位刘姓中介,资源就很多。

  看完前一个楼盘,陈金水不太满意,那什么房子,六十来平,还没他家的厨房大。

  鸽子笼。

  价钱还那么贵,房型也不好,六十平硬生生隔了四间房子出来,卧室那个面积放一张床,连个大一点的梳妆台都放不下。

  所以,陈金水对那套房子很不满意,这不,他们已经坐上车,准备去下一个楼盘。

  赶路的途中,陈金水低头看了一眼小刘做的行程计划表,看到‘期房’两个字,他有些疑惑。

  “小刘啊,这个期房是什么意思?”

  “大爷,期房就是预售的意思。”

  坐在副驾驶的小刘,扭头解释道:“这是香江那边传出来的,搁在那边叫楼花。”

  “意思是先交钱,等开发商把房子盖好了,再给您交房。”

  “啊?”

  陈金水愕然道:“哪有先交钱,再收房的道理?”

  “江河,你说说,天底下有这个道理吗?”

  “阿大。”

  李杰无奈道:“现在房子都是这样。”

  对于期房这玩意,他当然是不喜欢的,去年,他一连写了几篇关于期房的文章。

  但最后,期房还是进来了。

  没办法。

  这玩意的优势太大,里面牵扯到的利益又很多,即便有着种种问题,也会被推行下来。

  如果套用西方成熟的地产模式,发展,恐怕没那么快。

  过去这两年,北上广深等热门城市,房价迎来普涨,有记者专门进行了跟踪报道。

  那份报道写得很精彩,很客观。

  在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时,笔者将地价上涨列在了第一点。

  燕京、申城郊区农村的土地价格从每亩5万至6万,猛涨至17万-20万每亩,城区的每亩价格涨幅更高。

  杭城某地块价格更是高达20万一亩。

  另外,动迁成本高也是价格上涨的缘由,申城89年动迁每亩价格大概8万左右,到了92年,猛涨到24万。

  此外,价格闯关受挫,钢材、水泥等建筑用品价格也跟着大规模上涨。

  当然。

  炒房团、房企哄抬房价、地价,也是功不可没。

  “大爷,您放心,待会咱们去看的楼盘是香江大老板开发的楼盘,人家有钱的很,口碑很好的。”

  “那就先看看吧。”

  听到是香江来的,陈金水放下了几分担忧。

  过去这几年,两岸交流越来越频繁,洪灾时,香江演艺圈还进行了大型募捐活动。

  当时报道的很热烈。

  是以,大部分人都对香江抱有好感。

  包括演艺圈、商界人士。

  不多时。

  他们来到了那家紫竹园楼盘,90年代初,国内地产商跟香江那帮人的差距确实不小。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