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94章 改革就是要极限拉扯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

  同时,对诸葛亮的新任命倒是宣布了,即日起去掉诸葛亮河东太守的地方职务,改为兵部侍郎。而大将军长史的职务照旧。

  这个调任的理由,刘备也大致宣布了一下,是关于今年以来的扩军事务。未来希望把临时性的军队扩充事宜变得常态化、制度化,有法可依,所以让诸葛亮趁着这个冬天农闲的时候履新,梳理一下相关事务。

  十九周岁当到九卿副职,也算是非常快了。随便横向对比一下,法正比诸葛亮年长四岁,入仕比诸葛亮早三年,如今级别也只是跟他一样。

  朝会结束之后,大部分大臣和将领,都窃窃私语,觉得是不是要在征兵制度上大刀阔斧改动了。

  “莫非陛下是觉得目前的养兵制度靡费钱财太多?还是筹备军需环节给了执掌后勤的豪商勋贵链条太多上下其手的机会?还是觉得扩军过于随意,没有成法、必须整顿?”

  如今的大汉朝廷,在兵制上相比于桓灵时期并没有根本性改革。刘备之前那套“益州偏远运输不便的地区,百姓不便于缴税支持国家,那就以兵役代税”,那也只是特殊地理环境和运输条件下的权宜之计,不算形成制度。

  其他汉人兵源为主的部队,这些年的军费开支还是非常高的。远的不说,就说今年这一年,河北跟袁绍相持血战,南方对付消灭孙家,耗费的军费何止几十亿?

  别的不说,光说口粮,一个士兵一个月吃一石半粮食,还没算战时的加餐和酒肉的赏赐。按照一石粮食平均三百钱官价,一个兵一整年都处在战时状态,吃饭就要花掉国家六千钱,这还不算运粮损耗、运的人吃掉的部分。

  关羽带了小十几万战斗部队吃了一年多,还要运损,吃饭就花掉了国家十五个亿军费。

  武器装备、战损人员抚恤、其他耗材,加起来一般是口粮开支的两倍。

  所以刘备现在这样公事公办给钱的打仗模式,河北战场一年起码花掉五十亿。如果战场远一点、运输要千里远征,那还会往上翻倍。

  (注:段颎西征平凉,就是因为路途太远,补给困难,他只带了三万人打了一年半,花了四十四亿。关羽是因为李素给他点了后勤运输科技,把损耗成倍降下来了,还是防守反击,才做到“只”花五十亿就带近二十万人打了一年)

  李素平江东,战斗部队最高峰时,兵力规模也就十五万左右,人数是比关羽小的,但远征路程比关羽长,哪怕沿着长江水运成本低,而且交战时间比关羽短一半,但最后李素的总花费还是跟关羽差不多——

  这里面主要是因为造各种先进的战船舰队花钱。李素的打仗装备技术含量太高,海军从来都是个烧钱的玩意儿。光是李素造那些水线包铁的五牙装甲战舰,就花掉了三分之一的预算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