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75章 于禁:这个剧本怎么和程普的下场那么相似?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江的河道被甘宁堵了,于禁也不至于偷摸着弃船撤到京口、再另搜寻民船渡江。

  于禁虽然不知道甘宁现在具体在哪儿,但他很确信,如果拖延超过两三天,甘宁知道了他的动作之后,绝对会绕到京口提前等着他瓮中捉鳖。

  那时候才是绝对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于禁血冲脑壳之下,下达了一条严令:

  “全军列阵!长枪居外,谨防赵云冲杀!全军往京口缓缓而退!抛弃一切辎重,务必一个白天走完这最后七十里,今天晚上趁夜到京口,问孙静找船过江!”

  于禁并不知道贺齐已经走另一条路翻山往建业方向撤退了,他们被打散后就没有联络。但于禁好歹还知道孙家把建业城的城防交给了孙坚的弟弟、孙策孙权的叔父孙静打理。

  连带着建业附近的港口城市京口、句容等地,也还是孙静的防区。虽然主力战舰都被周瑜集中了,但江南毕竟是鱼米之乡,水网纵横之地,孙静手上逼急了还是可以拿出不少民船的。

  就怕到时候孙静要强留于禁下来陪他守建业城,不放于禁单独过江突围。不过真要是到了那一步,于禁哪怕是内讧翻脸、直接纵兵动武从孙静手里抢船也得走。

  他是曹操的将领,怎么可能给孙家人陪葬?仗打到这一步,同盟的利用价值已经没有了。

  赵云看于禁一时严阵以待,他倒是不太急了,只是咬住于禁慢慢跟着找机会。

  昨夜斥候发现于禁行踪后,不仅通知了赵云,赵云还立刻吩咐他们去毗陵通知正在堵江南运河北口的甘宁,所以赵云很笃定甘宁能帮上忙。

  毗陵就是后世的常州,京口是后世的镇江,这俩地方也就是相邻的地级市。

  甘宁即使逆流行船,但因为顺风,能利用台风过去后依然猛烈的东南风,一个白天就从常州把船开到镇江扬州一带还是很轻松的。

  ……

  于禁在句容县撤往京口县的半路上等待慢性死亡而不自知的同时,

  周瑜带着昏迷的韩当,以及合兵后一万八千多将士,总算是辗转撤到了乌程。

  到了乌程之后,周瑜也不敢停歇,眼看去吴县的路被堵了,他一咬牙从乌程以东的江南运河南段,继续往南去往余杭。

  如前所述,江南运河并不是隋炀帝杨广的时候才开始修的,其实战国时期就有了,江南本就水网纵横,把原有的小河连通一下就能走,修造成本并不太高。

  江南运河南半段的河道,北端起点位于乌程县与吴县的吴江(今苏州吴江)之间,往南沿着江南水网分叉,有通往余杭县的,也有通往嘉兴县的。

  只不过楼船级别的大船去不了,周瑜只能是放弃在乌程。后世杨广那时候,只是重新疏浚深挖、拓宽河道。改造过之后,才能大到连杨广的龙舟都能通过。

  撤到余杭县之后,再想直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