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90章 “专家解读”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所需的能力也出现了一定的单一化。

    原本察举制下的地方豪强,可能也没什么钱没什么才学,但当地民风彪悍,某些豪强就是闹事厉害,你不给他官做他跟太守玩命不让你有安生日子过。所以“只有武力和彪悍不怕死”这种能力的豪强,也能威胁到官做。

    九品官人法之后,这种“武力闹事型”才能就没用了,大家开始拼“道德名望”和钱,少了个统计维度。

    (注:上一章有些书友还说九品中正制以德否才的问题,这个必须澄清,这并非中正制开始才有的新问题。察举制下本来就有孝廉科,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科,那不就是在考道德么。

    在以道德作秀舞弊这点上,中正制没有比察举更坏,只是持平。察举是否败坏,关键要看察举什么科目。科目选得好察举制还是很有前途的。)

    ……

    刘备对于人事政治的制度设计,原本倒是没想那么多,他只是个人用人眼光很不错、看人很准很毒辣。

    听李素这么一番剖析,他才意识到:袁绍那一套,一来确实可以吸引天下世家大族的人心,二来短时间内也确实看不出太多弊病。但最麻烦的就是从长期来看,会加速“门阀兼并”。

    长远来看,几百家郡县级豪强,兼并成几十家全国性世家,看似为害的门阀数量变少了,烈度却变强了。

    刘备当然不能学这种东西了,刘备是已经看到了光武帝刘秀以来,短短一百六十年,东汉就崩坏成什么样了。要是再加速和平年代的自然洗牌兼并,他就算得了天下,将来能长治久安多少时间?

    刘秀维持一百六十年,他这么惨烈杀伐了一通,要是连一百六十年都不到,岂不是笑话。

    绝对不能饮鸩止渴!

    相比之下,对于袁绍为什么非要采纳九品官人法,刘备被李素一解释,也有了新的认识:

    陈群这套制度,还有一点为袁绍量身定做的地方:那就是九品官人法会降低“选官地方保护”,降低袁绍内部的倾轧和外地人的不满。

    原本举谁不举谁州牧郡守拍板说了算,但袁绍的治所在冀州邺城,冀州派肯定会越来越膨胀。

    现在每个州郡本地官员都说了不算了,各州公推一批中正官,每个中正官负责哪个州的选才,是随机的,跟他原本的籍贯、履历不相关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