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5章 沿着历史长河一路碾压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带着郑玄的挑战,都被诸葛亮在两个月内一一解答,最后郑玄心服口服说了一句:“第五种一派历数之学,至吾绝矣。”

  当然,跟郑玄为期一两个月的切磋中,诸葛亮也是受益颇多,至少他把物理和数学与历史对照着看了,把郑玄的丰富经历见识用于印证自己的算法,理解了很多古人修历背后的物理原理。

  比如,诸葛亮跟着郑玄,学了秦汉以来历次修历的时间、人物、修的过程中有哪些奇闻异事,最后修完跟前一个历有多少差异。

  这些历史掌故郑玄所知可比诸葛亮多多了,而且郑玄原本是诸葛亮出世前,当世历数学问第一名家,说起来自然头头是道。

  郑玄如数家珍地说了汉武帝的时候派司马迁修秦朝沿用的颛顼历时,调整了多少岁差(不光是司马迁一个人修的,他只是太史令,所以抓总主持,当世主要的天文学家是落下闳、射姓、邓平。落下闳也是历史上第一个造出浑象的人,东汉张衡只是改良浑象)

  然后西汉末年成帝时刘歆掌天禄阁、修司马迁的《太初历》为《三统历》,又如何调整了岁差、减少误差。

  刘歆在西汉末以知天命著称,也当过太史令,人设跟司马迁差不多,《战国策》和《山海经》是他和父亲刘向合编的,《三统历》是他所编。也是这个刘歆发现了“刘秀当为天子”的谶纬然后改名刘秀想应天命,结果被王莽杀了。

  而《三统历》又用了七八十年后,到东汉章帝时候,大约公元85年,当时的太史官编訢、李梵等人又发现三统历累积误差也挺大了,再次修历,改《三统历》为《四分历》。郑玄对其中历史细节也是介绍得头头是道,让诸葛亮开拓了不少历史眼界。

  或许有人会奇怪:郑玄为什么会对这些这么熟悉呢?这就不得不说到,郑玄此人其实还有一个重大的数学和历法学历史贡献,那就是《四分历》从公元85年校准后,运行了七八十年后,到了桓灵的时候其实又不准了,恒星天球累计误差超过一天,所以当时是郑玄又临时算过、调整了这个误差值,把《四分历》延时校准了一下。

  郑玄之所以能得后来的学界大名,成为当世“文科蔡邕第一,理科郑玄第一”的学界泰斗,就跟他调过四分历误差有很大关系,那都是几十年近百年才出一次的官方数学重大成果。

  但是,诸葛亮跟郑玄交流之后,他的认知就更加高屋建瓴了,因为诸葛亮是跟着李素学过现代物理知识的,而且知道李素让他解放思想、大胆怀疑、大胆相信宇宙中万物都有环绕运动,太阳也未必是宇宙中心。

  诸葛亮从郑玄提到的四百多年来,从秦国修颛顼历,到后面司马迁《太初》、刘歆《三统》、李梵《四分》、郑玄《修四分》,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