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05章 战象种田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坡平整工作量就小得多了,因为只要沿着山的走势,每一排茶树在一个高度上就可以了,不用跟种稻子那样平出大块的平地。区区几万民夫两个月的忙碌,就能烧荒伐木整治出几十万亩的茶园。

  而花椒和胡椒的种植,点破了技术难点后其实就更容易了——椒类都是藤本植物,野生状态下都是缠绕在大树上生长的,极少数藤椒(花椒)会沿着山石的石壁生长。

  —————

  而后世种过花椒辣椒的都知道,只要搭建一个架子诱导椒类植物缠绕,就可以实现人工种植。

  现在虽然没有现成的藤椒架卖,但南中竹子很多,随便砍竹子搭架子,当地土著一旦学会了怎么搭架、怎么引导爬藤最初缠绕上去,把这些技术细节教会后,大规模种植简直比开茶田更容易——因为搭竹架根本不需要任何平整土地的环节,哪怕山上地不平,把架子的竹竿长短截一下、顶部修平,简直哪里都可以种花椒。

  国渊带来了至少几百个屯田技术人员,手把手教这些不识字的昆明黑夷种田技巧,没两个月就都学会了。

  孟尝、孟信兄弟视察了自己的领地之后,稍微让汉人账房算了一笔账,发现只要一年时间,就可以实现对北方地区的花椒反向出口,两三年内就可以发展到卖茶叶。而到时候只要量产花椒,就能换回本地不出产的盐,没必要再用粮食或者兽皮去换了。

  兽皮、生漆这些资源可以换北方的蜀锦,让蛮人中的上层阶级改善生活。毕竟西南夷没有游牧民族的野心,他们可没有抵触穿蜀锦的戒心,也不怕经济上受制于人。而且南中那么炎热,爽滑的丝绸哪怕仅仅是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考虑,穿着也是非常舒服的。

  ……

  国渊在两个月内屯出几十万汉亩的梯田和更多的茶林、藤椒种植园的同时,还有一项更大的意外收获,是李素没有想到的,那就是国渊居然顺便把从秦臧县到梇栋县的山道初步平整了一下。

  让未来的过往商旅可以更加轻松地行路,一些原本因为崎岖颠簸而只能用牛马驮货的路段,运输方式终于可以升级为牛马拉车,如此一来,陆路运能好歹也在原先的基础上提升了好几成甚至一倍多。

  李素来之前就知道,他想打通新一代的“蜀身毒道”商路,只有成都到昆明、不韦到印度洋这两段是可以走水运的,而昆明到不韦之间,大部分只能是陆路运输。

  这九百里的陆路运费损耗,肯定会比成都到昆明的一千八百里长江水路、再加上不韦进入印度洋的两千二百里怒江水路的总和还要大。

  一般来说,陆路就算有车载货,运费比开船贵五倍都是很正常的,九百里陆路拉车可以折抵四千五百里水路,而上述两段水路加起来也才四千里。

  更何况,这两个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