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2章 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会头痛头晕乏力。

  真正毒害作用强的是煤气(一氧化碳),不是天然气。

  李素摇头叹道:“可惜了,那是你们不懂,所以暴殄天物——这些火气都是可以直接稳定生火煮盐的,把火气都烧了之后,不就兴利除弊,也免得人畜喘不过气来了。不过还不算晚,陈太守,咱今日就开始督办整改吧。”

  李素后半句话是跟陈实说的。

  王江闻言连忙劝阻:“都督,没那么容易的,烧气的时候,井口有火,如何打卤?我们总不能冒火打卤?我只听说过邛县那边的前辈,有把井口开大,偶尔点火散气,实在没听说过边抽卤边烧火的,煮盐还得砍薪柴烧。”

  李素一挥手:“愚不可及!你们不会弄些管子,在卤水井旁另钻侧孔,把气引到旁边远处再烧,那不就能持续利用了。少废话,去现场看看。”

  他也懒得跟愚民直接讲道理,这些人只有操作技术,但没有科学基本常识。

  一行人纷纷杂杂到了现场,找了一口有伴生天然气的井试了一下,一开始找不到做燃气管的材料,一番鼓捣后李素命令用竹筒试试,但是试验效果不好,因为竹子漏气,火苗漏出来烧得到处都是,幸好没大的危险,更不足以引起燃气爆炸——

  这口井的出气量很低,天然气密度低逸散也比较快,只要不是密闭空间,不引导不贮存,就不会达到爆炸浓度。

  这也是天然气的物理特性决定的,真正容易爆炸的是煤气,因为空气的平均密度分子量是29,(氮气28氧气32,按各自浓度平均后是29),而甲烷分子量只有16,比空气轻很多,很容易就上升飘散了。而煤气是一氧化碳,分子量28,跟空气的29太接近,才容易跟空气充分混合。

  实验虽然失败了,但有实验打底,大伙儿对“天然气煮盐”的操作流程多少有了点直观认知,也颇受启发。

  负责在朱提屯田了大半年的国渊,终于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问题,主动谏言道:“都督,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我在朱提时,打探南来的商旅情报,听说过南中也有少量盐井,也是带火气的,他们还有个别用火气煮盐的,开始我还不信,现在看了您的实验我才信了。

  他们肯定也是拿竹筒引气焚烧,但南中的邛竹比犍为郡的竹子高大得多——主公不是赏赐过南中特产的邛竹杖么?一根手杖长七八尺,都能用一个竹节的竹子造成。而听说南中最粗长的竹子,一节能有一两丈。所以他们的导气管接头比咱的少,漏气也比咱的少,这才能煮盐!”

  李素听了,捉摸了一会儿,心中大喜,拍着国渊的肩膀连连嘉许:“子尼!没想到啊,你还会琢磨这些,当赏!到底是用了心做事的,平了南中之后,我让主公升你为典农校尉。”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