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章 说服沮授-下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卖官,也跟段颎花光了国库有关。

  沮授平时对此没什么概念,听李素说得这么细,他也有些沉默。

  李素察言观色,看对方神态谦虚,就继续说道:“可是,从前年开始,据我所查的朝廷文告,冀州给幽州的那一亿两千万钱,就断了。去年,连青州的钱,也因为黄巾余孽的蔓延而断了,如今只剩徐州还在给这笔钱。

  那些乌桓突骑,常年给朝廷打仗吃粮,不会耕作经商,没有别的谋生技能。第一年拿一半钱,勉强还能求存,大不了吃往年的积蓄。可是第二年再如此,而且只有三成的军饷,能不反么?

  我做督邮书掾时,曾看过张纯的某些文书,只恨没有拿到书证,都被烧了,上面就有张纯问计于幕僚,要如何笼络乌桓突骑为他所用,而对策也很明白:只要允许乌桓突骑掠夺便是。别驾,换做你是乌桓难峭王或者丘力居,你会响应张纯么?”

  现代人跟古代人思维模式上最大的差别,就是现代人会加入科学思维和数学的定量分析。

  水门事件中的“深喉”,给追查者们爆料的那句最关键的话,不也是“跟着钱查”。

  这世上,很多表面上看不透的东西,只要跟着钱的脉络走,都容易真相大白。

  沮授虽然也是文人,但他不管钱粮,只管大局,让他算账他还真没这个敏感性。

  李素这番头头是道的分析,就正好击中了沮授的短处。

  “你出身书掾,竟也有如此算才?只论算学,恐怕簿曹从事都不如你。而且能如此触类旁通,见微知著,着实难得。”沮授叹息几声,已然信了七八分。

  他已然承认,李素在某些方面确实比他还强,算是一个专才。

  “所以,还请别驾决断,我此番绝对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让朝廷平叛能够更加雷厉风行。相信你带上我,定然对使命有所裨益,我也不会抢你的功劳。”

  沮授闻言,像是受了什么侮辱,傲然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沮某岂是嫉贤妒能之人!你若真有实学,我自当向使君明言。若是真能立下大功,哪怕求使君今年举你茂才也无不可!

  不过,我还有一言问你——你来之前,是不是给了辛仲治好处?不然他为何如此帮你?他这人,我太了解了。”

  李素:“确实给了一些,但是不多,主要是吃喝玩乐而已。这也是为了正事,只要我本心是为了帮助朝廷,又有何不可?如今这世道,如果不花钱,八成的事情,恐怕都做不成吧?谋大事者,不拘小节。”

  李素就差把马基雅维利那句“只要动机正确,可以不择手段”的台词,给搬出来了。幸亏他考虑到了汉朝人的道德接受度,硬生生还是忍住了。

  “唉……”沮授也知道李素说的都是实情。

  寒门子弟,没有名望,要想报国,不使点手段,连表现机会都没有。

  “罢了,看在你确实对正事有所裨益,我会向使君力求带你为副的。”沮授挣扎再三,还是决定以平叛大业为重。

  ……

  第二天一早,沮授就被贾琮叫去,安排了差事。

  沮授巧妙措辞,力陈带上李素、刘备等当事人人证同行的好处。

  贾琮一开始还有所疑惑,怕带的人多了,说错话的风险反而增加,不利于“统一口供”。

  但沮授说他已经盘问过李素了,力陈李素口才,还为李素上洛期间的言行作保,贾琮这才改变主意,授李素为副使,一并上洛。

  一路无话,一行人舟马轮换,不过三四日,在孟津渡南渡黄河,抵达雒阳。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