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53章 打磨工作_魔界狂想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可能这是没学会走就想跑酷了。

  如果他一直以这种方式工作的话,估计日后一辆拖拉机的所有功能他都要自己研究出来。

  比如柴油机怎么打火。

  挂档应该怎么挂。

  踩油门是怎么回事?

  刹车是怎么回事?

  源源不断的都是问题。

  但是他觉得自己距离拖拉机还相差甚远。

  早着呢。

  有十万八千里远。

  首先他得找到石油,然后搞明白怎么炼油,接着还得设计出柴油机、汽油机来,接着才是考虑驱动和驾驶方面的问题。

  最难的乃是第一环,把石油给找出来。

  哪里有那么容易找到一处露天油井,然后开始开采的?

  露天油井,应该是种极为罕见的存在。

  在人口较少的时候估计很难找到。

  人口多了大家一起找才存在可能性。

  还是回来打磨自己的钢珠吧。

  他被搞的有点累。

  总共需要二十四颗钢珠。

  现在打磨一颗需要他一天时间,而且还不够标准,用在轴承里带来很大的摩擦力。

  自行车不是什么重型设备,按理说磨损的会比较慢。

  但是如果骑起来觉得太涩,摩擦力太大,那谁还肯骑呀?

  他知道自己的手艺一直在提高,打磨的几何体正在变得越来越标准。

  可是距离他想做的精度还是差了很远。

  徒手加工的精度真的足以生产轮船、拖拉机么?

  想一下,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战舰就在香港到处跑了,当时还并没有各种现代科学,像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离发明出来还早着呢。

  当时的人想进行精准的加工存在不小的难度。

  但是已经能够生产那么大的轮船了。

  由此可见,马林是有希望造出轮船来的。

  前提是他必须等待人口的增长和聚集。

  如果他能够建立一个有两千人口的镇子,他受到的限制就会减小很多,想制作火车、轮船也不成问题。

  他听到外面有人在玩耍,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的。

  他没有参与。

  他低着头默默的打磨着钢珠。

  至于怎么才能把钢珠给生产的更标准,他是一点思路都没有。

  如果他能够用铁铸模制作钢珠,那么难度就降低了一大截。

  钢板很坚硬,外形可以被加工的非常干净。如果能够用来铸造钢珠,那么钢珠的形状肯定会跟模具吻合的非常好。

  话又说回来,他没有工具来把钢板给加工成模具。

  打磨只能在表面进行。

  想在钢板内部掏出个半球形状来,他是没有工具的。

  那种两毫米直径的钢笔行不行?

  他觉得不行。

  用那种工具,想在一个钢板上磨出一个半球,需要花费至少一个月。

  这一个月是否值呢?

  钢水与钢制模具之间会发生粘结么?

  似乎是会有粘结。

  钢水与黏土模具之间是否会有粘结

  他也不知道。

  他可以去做实验,结果似乎是会粘结,导致这种做法不可行。

  日后他们用的到很多个轴承。

  因而也需要很多个钢珠。

  如果他继续以这么慢的速度打磨钢珠,别的啥事情都做不了了。

  但是他觉得暂时不用思考这个问题。

  打磨到深夜,又搞的非常疲劳。

  这钢珠的形状对他来说还是很不满意。

  他觉得绘画专业的学生学习绘制几何体肯定比他现在拼命,所以他没有啥可以抱怨的。

  别人是想画出标准的球来。他是想打磨出标准的球来,其实工作性质是一样的,靠着忍耐疲劳来提高自己的空间直觉。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